平台推荐

  • 竞技宝

    专业主打电竞博弈与体育竞技比赛综合平台,游戏线路稳定,上分火速,出款最快

  • 万博|ManBetX

    英超、西甲知名赞助商,业界最强运动博弈平台

竞技宝对战-全美最大的凶宅警报网 成了砍价神器

2013年1月的某个晚上,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程序员小伙Roy Condrey,在半夜被租客的短信吵醒,信息的内容不是什么经济下行了,房租该减减了之类的废话,而是开宗明义:

“你知道你家闹鬼吗?”

面对房客的质问和自家闹鬼的警报,从未考虑过这件事的Roy,意识凶宅信息是一片尚未被商业开荒的绿洲;因此,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恐惧,或是求神拜佛,而是激动,要发财的激动。

很快,Roy猛击让天下人“安心住,住明白”的痛点,用自己的编程技术搞了个网站——“凶宅宝,DiedInhouse”:只要输入地址和邮编,就能知道自己的房子是不是死过人、闹过鬼,一次12刀。

发生过凶杀案以及“超自然恐怖事件”的凶宅,广义上被称作Stigmatized property,直译就是“被污名化的不动产”。

在美国,一座房屋“被污名化”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像此地是否存在凶杀案(非正常死亡)、是否有过“超自然现象”报告,离太平间太近,这种放四海皆准的理由之外:

还有一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标准,比如,这里是否曾是毒贩的制毒窝点、附近是否有罪犯(特别是性侵犯)以及艾滋病患都会是一座房屋被嫌弃的理由。

除了影响安心生活的心情,这种污名化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对房地产交易的影响,此前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房地产每年因凶杀导致的资产贬值达23亿美元。

一位名叫Anderson的房产销售表示:抛开极少数的鬼屋迷的高价成交新闻,凶宅销售时间至少会被正常房子长50%,而且还得有至少打9折才会吸引到人们的注意。如果某起凶案或是凶猛的超自然现象上了全国新闻,那这房子就完蛋了,着急出手至少得打对折。

现实的考量,让很多房产经纪人会故意隐去某座凶宅曾经发生过的恐怖事件。

他们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重新拆除装修、更改信息等——这并不违法,在美国50州里,只有三个州的法律,要求房产经纪必须告知购房者所关注凶宅的黑暗往事。

基于此,购房者来说,获得一份内容包括:非正常死亡的原因、附近是否有罪犯、是否曾经是制毒窝点、是否有过火灾的DiedInhouse的二手房全面报告,就成了一种刚需。

除了提供付费的检索服务,此类机构跑到了IG上结合图文免费梳理凶宅信息,读起来就跟法治进行时的滚动播报一样。

“一桩45年的悬案终被破解,纽约皇后区列文治山115街87-72后院发现人类遗骸。

1976年12月10日,一位名叫乔治·克拉伦斯·塞茨的81岁二战老兵出门理发后失踪。2019年,一位女子匿名告知警探,声称自己在10岁时看到母亲的男朋友将肢解的尸体埋入后院……后经跨州调查,塞茨先生刚到理发店后就被一名叫莫塔的男子抢劫、残杀……

最终,现年74岁的莫塔被指控犯有二级谋杀罪……纽约法律不认为家中非正常死亡是重大事实,因此无需房产经纪披露。面对买方询问时,卖方应如实回答。但卖方或代理人不会因未披露而被诉讼……

超自然现象也是他们披露的内容,相比较发生过血腥案件凶宅的理性报道,这类内容读起来更像是儿时沉迷的神秘文学。

“纽约州的阿米蒂维尔鬼屋。1974年,小罗尼·德·菲奥谋杀了他的父母和4个兄弟姐妹。案发后,Lutz一家搬入,随后遇见了邪恶的超自然事件,并在28天后连行李都没拿就离开了……

很多超自然调查员都声称这里存在超自然现象,一位名叫的Gene Campbell的摄影师还在二楼拍摄到了孩子的鬼魂……你觉得这是真是假?

这些内容直指房地产消费者的痛点,毕竟甭管会不会有“超自然现象”,任谁也是不想花了一堆钱最后买到或租到了一栋凶宅。

因此,DiedInhouse的生意非常红火,刚开张两年就输出了4万份报告,收入48万美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机灵鬼开始加入其中,专门做人民群众不动产交易的小侦探。

而如今,赶上美国房地产大热潮的风口,众多“凶宅宝”的网站流量更是嗷嗷上涨。但这次和以往相比,却出现了一些变化:

事实上,对于现在的一些千禧一代(1981-1996年出生的人)来说,DiedInhouse并不单单是用来避坑的工具,更是拿来跟房产经纪砍价的大菜刀。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千禧一代正跑去最危险的地方安家。

在2021年白热化的房地产市场中,鬼已经吓不着美国年轻人了。

女巫房地产2021的报告显示:在去年,有73%的美国人表示愿意购买闹鬼的房子,而2020年这一比例仅为59% ,而更有趣的是千禧一代对鬼屋的接受度是上一代人的13倍。


相比较闹鬼,大家更担心霉菌

这种转变是要有条件的:得便宜——甚至在一些reddit购房攻略中,有些千禧一代甚至希望自己的梦中情屋能在凶宅机构的报告中有点事,因为这样就好砍价了。

年轻人勇闯鬼屋,资本嗅到了商机。

在美国,房地产经纪人每天就着咖啡下肚的不是麦芬,而是从“卖房教材”里学到如何向千禧一代销售污名化住宅的技巧。

“住了许久狭小出租屋的年轻人,更期待大户型,我们要做的就是便宜、便宜再便宜,然后告诉他们美国哪个屋子里没死过人呢?”

而在日本,一些房地产公司更是开始专做凶宅生意,将其视为未来增长点。

房地产公司Marks’Jobutsu的CEO花原浩二认为:“日本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很多房子空了出来,而年轻人仍然在追逐新的楼盘……这很奇怪,所以我希望大大方方地做凶宅生意,改变人们的观念,让它们的价值回归正常。”

如果说鬼神玄之又玄,情绪千人千面的话,那么更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是:美国人正往灾区搬。

没事常刷新闻的朋友,肯定知道美国这两年没少遭灾,不是得州雪灾,就是密西西比飓风,要不是就是加州山火、田纳西山洪。按理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要是灾害多,赶紧跑路就完事了。

但房地产公司Refin的一份报告却显示了相反的结果,灾害风险越高的地区人口不降反增,而那些自然风险低的福地,人口却在持续下降:

高温风险最高的县人口增长了4.7%、洪水风险最高的县人口增长了1.9%,而98.8%的房屋正面临火灾风险的爱荷华州博伊西县,近五年迁入人口增长率达到了15.2%。而那些气候风险较低的地区,人口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抛开精神世界和自然影响的凶宅,美国千禧一代也正在走进“产权凶宅”。

为了实现美国梦,一些年轻人选择共购Sweet Home。于是,一种全新的买房方式开始流行,那就是“合购 - co-buying”。

房地产分析公司Attom Data Solutions 指出,朋友合购房屋的现象正变得越来越常见: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时间里,合购房屋成交量上涨了772%。

但与此同时,律师们也在提醒合伙卖房的风险极大,最好事前签订协议,避免日后社交崩盘,又或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田纳西州有三位好友做了31.5万美元的按揭,共同购买了带车库的两层小洋楼,祝他们友谊长存,日后好运。

这些冲向房产价值洼地的行径,或许会让大家觉得这是美国千禧一代成年后的又一次叛逆,但事实上,这些怪诞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共同而简单的理由:

穷。

那么到底有多困难,才让美国千禧一代在房地产置业这件事上,出现了凶宅猪突大转向呢?

首先是大趋势,过去被媒体描述为“要生活,不要房子”的炫酷千禧一代,在成家立业的愿望下准备趁着贷款低利率拥有自己的房,这种群体效应下,整个市场就陷入了疯狂。

他们有多狂热呢?

就像咱们父辈在2008年前后,跟抢过年烧头香一样给房地产销售塞钱,好预订到南北通透的好户型一样,美国千禧一代正搬起帐篷,跑到了新楼盘门口连夜排队抢房。

对买房狂热的追逐造成了住房短缺,根据去年房地美(Freddie Mac)的数据,当时美国住宅缺口大约达到了380万套。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正在降低对房子的要求,以便尽早买到自己的房子。

其次是负债现状,超过70%的21届美国大学毕业生正在偿还贷款,而16届毕业生平均还欠着3.7万美元,这种现状让他们不得不忘记那些新楼盘,选择那些远在郊区、或是存在黑暗历史的廉价二手房。

而疯狂的房地产市场,则让他们失去了在二手房面前的选择权:即便能够申请到低息贷款,但在市场中,首付很少的美国年轻人很难拼得过全款的购房者。

在这样的状况下,千禧一代“我想有个自己家”的梦想就被彻底逆转了:

因为,摆在他们眼前的问题,不再是他们想住在哪里,而是,如果他们要考虑那些如同中国风水、南北通透之类的消费传统——千禧一代,还能住在哪里?

在更广大的视角之下,几乎全球的千禧一代都在面临着同样的苦恼。

在很多语境下,这代年轻人常常被戏称为“租房一代”,因为根据数据显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将面临着“终身租房”的可能:

BBC在2018年就声称:在未来,英国将有一半的千禧一代将在出租屋度过自己的不惑之年,超过3分之1的千禧一代,将在出租屋走完自己的一生。

而NYT在2021年12月30日的报道中,直接用标题点破了这代人的人地矛盾:《More Millennials Are Renting Because They Have To - 越来越多的千禧一代租房,因为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当你在网上,看到租房持续度持续上升的报告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不会把租房和富人体验生活的浪漫联系在一起,也不会把它和“精致租一代”的说辞产生半点联系,因为这不是变化,而是走进一滩死水后的认命。

这种氛围,就像是《美国恐怖故事》第一集般诡异:

当班·哈蒙一家人因为低价买到了一间凶宅而高兴,却不知道很多事情早已扭曲。想到这,再想想他日后的遭遇,开头的微笑就更显意味深长了。

- THE END -

#砍价

原文链接:虎嗅网 责任编辑:万南


上一篇:非银分析师高调晒工资:年入225万 同行扎心了!
下一篇:耐克正失去中国年轻人